close

山茶花.千面女郎山茶花的雄蕊演變成花瓣.jpg


  山茶花屬茶科山茶屬,原產東亞,最早為1645年荷蘭人引入。簡稱為「茶花」,亦稱為「椿」,是常綠性的灌木或小喬木,株高約2~10公尺葉片革質明顯有光澤,葉互生具鋸齒緣。冬至春季開花,輪形花冠,花色繁富,紅、白、粉紅、黃、淺綠及各種斑色等,即使不在花期,也有相當的觀賞價值。
  

山茶花品系繁多,形色各異,花色主要以紅色系為主,粉紅、深紅、桃紅等最常見,白色、斑色也不少,而罕見的黃茶花也在最近引進栽培成功。
  山茶花是名副其實的千面女郎,花瓣和花蕊的時常互為巧變。理論上花蕊和花瓣原本是同源器官可互變,但一般開花植物很少有表現,獨有茶花特別善變,山茶花的花瓣數目越少,雄蕊的數目越多﹔反之花瓣數目多至完全的重瓣時,雄蕊早就消失殆盡了。有些品種的花心甚至可以看到上半部是雄蕊(花葯),下半部是花瓣的特殊構造,這就是它們可以互變的最佳證據,因此重瓣的山茶花多不會結果,因為雄蕊早就半瓣化甚至完全消失了!
  

不僅如此,山茶花還會一項絕技「枝變」。同一棵植株的不同分枝,偶然會開出不同形、色的花朵,因此育種上可利用枝變枝條的無性生殖來產生新的品種。
  

      千百年來山茶花一直以為中型花的重瓣品系為栽培重心,但風水輪流轉,目前國內反以小花、單瓣品種較為貴重,當然來自歐美的超大型花改良種,亦頗受歡迎,未來的數年裏,新引進栽培的黃花品種所衍生的後代,必將成為花市的搶手貨。

除了栽培種之外,山茶花亦有野生種,野生山茶花的花瓣只有一輪,交錯圍成一圈,花萼呈覆瓦狀排列,白色雄蕊花絲的基部合生成圓筒狀,黃色的花藥分離,整朵花層次分明,野生的山茶花經常被拿來當作雜交育種的母本,藉以培育出新品種的觀賞山茶花。臺灣野生的山茶主要生長於溫暖而冬季少霜雪、空氣潮濕的涼爽環境,溪頭、鞍馬山、清水斷崖、龜山島等地可發現它的蹤跡。
 

 由於性喜冷涼而半陰的環境,所以公寓的陽台或一般住家的牆邊均適栽,自然以盆栽為主,以富含有機質的栽培壤土最理想。一般採用扦插或嫁接法繁殖,惟育種時採用播種法,但最少需時三年才能驗收成果,故一般盆栽極少利用。園藝業大都以扦插法大量育苗,每年秋季剪下一年生小枝條約二十公分小段,斜插於砂土中,保持苗牀的蔭涼、溼潤和通風,約一個月後即可發根成苗。
  

夏季即開始孕育花蕾,此時應充分灌水,否則幼蕾容易脫落;花蕾避免早春開始孕育,屆時花蕾過多需進行摘蕾,否則養分不足,眾蕾均不易綻放。每季最好添加一次豆餅水、堆肥或油粕等肥料,加些骨粉、草木灰和其他磷肥,可促進開花。每年在花朵通通凋謝後進行換土,才能使植株更健壯,開出更多更美的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young123 的頭像
    eyoung123

    亦揚生活館

    eyoung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